殷咏梅教授:OptiTROP-Breast01研究正式见刊Nature Medicine,芦康沙妥珠单抗重绘mTNBC诊疗版图

来源:医脉通 2025.04.12
我要投稿

乳腺癌诊疗领域,TNBC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mTNBC患者的治疗以化疗为主,但传统化疗疗效有限且伴随较高毒性。近年来,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蓬勃发展,成为mTNBC治疗领域的热门探索方向。芦康沙妥珠单抗作为首个中国原创、国际品质的TROP2 ADC,为中国mTNBC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近日,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关键性Ⅲ期OptiTROP-Breast01研究荣登《Nature Medicine》[1],展示了芦康沙妥珠单抗卓越的疗效和可靠的安全性,再次引发临床热议。据此,医脉通特邀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对该研究结果进行分享和点评,并展望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应用前景。


29b6c5b5c458c8af9b17a43baedd8545.png


研究介绍


研究设计:


OptiTROP-Breast01是一项随机对照、开放标签、多中心的Ⅲ期临床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共同牵头,纳入既往接受过至少2线标准化疗方案(包括至少一种用于转移性阶段的治疗)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TNBC患者,随机分配至芦康沙妥珠单抗组(130例患者)和医生选择的化疗方案组(艾立布林/长春瑞滨/卡培他滨/吉西他滨,133例患者)。主要终点为盲态独立中心(BICR)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研究者评估的PFS、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和安全性等。


5cff6ee550188dc42855365744ee8da0.png

图1.OptiTROP-Breast01研究人群入选流程图


患者特征: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均衡,芦康沙妥珠单抗组和化疗组分别有88.5%和85.0%的患者存在内脏转移,晚期阶段的中位既往化疗线数分别为3和2,所有患者均接受过紫杉类药物治疗,分别有24.6%和27.1%的患者既往接受过PD-1/PD-L1抑制剂治疗,TROP2高表达(H评分>200)患者比例分别为56.1%和55.6%。


表1.OptiTROP-Breast01研究基线特征


b492f74f5b7233b9953e89028ee96597.png


疗效:


数据截止2023年11月30日(中位随访10.4个月),结果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组和化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6.7个月和2.5个月(HR 0.32,95% CI:0.24-0.44,P<0.00001),显著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68%;并且,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的9个月PFS率为34.0%,化疗组仅为5.9%。


1683a6c12ccee84dcbfb5960c781e077.png

图2.OptiTROP-Breast01研究的PFS结果


亚组分析显示,无论TROP2表达水平如何,芦康沙妥珠单抗相比化疗都明显获益。TROP2高表达亚组中,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的中位PFS达到8.3个月,化疗组为2.3个月(HR 0.29,95% CI:0.19-0.46)。


a1eb87e15345d51b89fd0e68f0a55157.png


图3.OptiTROP-Breast01研究中不同TROP2表达水平亚组的PFS结果


在OS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的中位OS尚未达到,化疗组为9.4个月,但已跨越预设的疗效界值(0.0042),死亡风险显著降低47%(HR 0.53,95% CI:0.36-0.78,P=0.0005)。


6cbaa22702cbbd0442723dcaefc56d5b.png

图4.OptiTROP-Breast01研究的OS结果


在肿瘤缓解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组与化疗组的ORR分别为45.4%和12.0%(P<0.00001),mDOR分别为7.1个月和3.0个月(HR 0.50;95% CI:0.22-1.13)。


表2.OptiTROP-Breast01研究的肿瘤缓解结果


1e5b3b570941aa284955e4f7625ea7d0.png


安全性:


安全性分析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mTNBC总体安全性可控,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导致治疗终止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较低,仅1.5%。芦康沙妥珠单抗组和化疗组常见的≥3级TRAEs是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34.6% vs 47.0%)、贫血(29.2% vs 6.1%)和白细胞计数降低(27.7% vs 36.4%)。


表3.OptiTROP-Breast01研究的安全性分析

457cb0fbe36ccaf40f88eee9a81f546c.png


研究结论:


OptiTROP-Breast01研究结果显示,与化疗相比,芦康沙妥珠单抗在PFS和OS上均显示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无论TROP2表达水平如何、无论是否为PD-1/PD-L1经治,芦康沙妥珠单抗表现出一致的临床获益。在安全性方面,整体可管可控,未发现预期外的安全性信号,主要以血液学不良反应为主,与化疗相似。OptiTROP-Breast01结果证实芦康沙妥珠单抗是经治TNBC患者有效的治疗选择。


专家点评


创新赋能,匠心独运

芦康沙妥珠单抗成为TNBC“抗癌利器”


TNBC约占乳腺癌患者的15%,具有侵袭性强、易转移复发、缺乏有效治疗靶点的特征,预后较差。化疗是mTNB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但疗效不佳,经治mTNBC患者的中位PFS仅2-3个月,中位OS约5-8个月[1],亟需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TROP2是一种肿瘤相关钙信号转导器,与疾病的侵袭性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在多个恶性肿瘤中高度表达,TNBC中表达水平超过80%,针对TROP2靶点的药物探索已成为TNBC临床探索热点。在此背景下,中国首个原创、国际品质的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的面世,为中国mTNB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芦康沙妥珠单抗由靶向TROP2的具有高亲和力和靶向效应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稳定性经过优化的CL2A连接子与自研全新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T030结合而成,药物抗体比平均高达7.4。芦康沙妥珠单抗具有独特的结构设计,采用了创新且经过优化的CL2A连接子,在抗体端运用新一代偶联技术与抗体不可逆偶联,以及全新毒素T030含甲基砜,提高了芦康沙妥珠单抗在血液循环中的稳定性,确保更多毒素在肿瘤部位快速、大量释放,使其在体内能够发挥高效的抗肿瘤作用。芦康沙妥珠单抗主要通过三重机制杀伤肿瘤细胞:与肿瘤细胞表面TROP2抗原结合内吞后经溶酶体释放T030;T030穿透细胞膜发挥旁观者效应;在肿瘤酸性环境中,连接子毒素端裂解释放T030。综合来看,芦康沙妥珠单抗独特的结构和作用机制能够兼顾疗效和安全性,实现“魔法子弹”的功效,精准高效杀伤肿瘤细胞,可作为TNBC患者的治疗新武器。


疗效卓越,权威认证

芦康沙妥珠单抗重塑TNBC治疗格局,彰显“中国力量”


OptiTROP-Breast01研究结果证实了芦康沙妥珠单抗在mTNBC中的卓越疗效和可靠的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相比化疗可显著延长mTNBC患者的PFS和OS,并且不需要依赖于TROP2表达水平,整体安全性可管可控,为临床医生和mTNBC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此外,作为中国本土研究,OptiTROP-Breast01聚焦于中国人群,100%的患者接受过紫杉类药物治疗,92.8%的患者接受过蒽环类药物治疗,符合当下临床实践。值得一提的是,芦康沙妥珠单抗组患者在晚期阶段的中位既往化疗线数相比化疗组更靠后(3 vs 2),患者的基线情况更差,疾病负担更重,但芦康沙妥珠单抗仍然超越化疗取得了亮眼成绩。


基于芦康沙妥珠单抗在OptiTROP-Breast01研究中的出色表现,NMPA[2]已于2024年11月批准其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治疗(其中至少1种治疗针对晚期或转移性阶段)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NBC成人患者,芦康沙妥珠单抗成为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TROP2 ADC。不仅如此,《2025年CBCS&CSOBO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本》、《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版)》和《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4版)》均将芦康沙妥珠单抗纳入二线治疗方案推荐列表[3-5],标志着芦康沙妥珠单抗在乳腺癌治疗领域获得了权威指南共识的一致认可,重塑了中国mTNBC的诊疗格局。


df519efc0845db4467e1a6bf8e91f05c.png

图5.CSCO BC指南(2025版)关于晚期TNBC治疗的推荐


作为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杰出代表,芦康沙妥珠单抗为中国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其面世代表着ADC研发技术在中国的创新应用和突破。本次芦康沙妥珠单抗的OptiTROP-Breast01研究成果荣登《Nature Medicine》杂志,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听到了来自中国的“抗癌声音”,这一进展标志着中国在全球乳腺癌治疗领域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有助于推动全球乳腺癌诊疗技术的共同进步。


砥砺前行,探索不止

芦康沙妥珠单抗引领乳腺癌诊疗新征程


芦康沙妥珠单抗的获批上市,给中国乳腺癌诊疗领域带来了全方位的积极影响。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芦康沙妥珠单抗是中国本土的创新药物,价格亲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缓解了中国乳腺癌患者对进口抗肿瘤药物的依赖,提高了治疗可及性,让更多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治疗。从诊疗发展的角度来看,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丰富了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使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加速乳腺癌诊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进程。从药物研发的角度来看,芦康沙妥珠单抗的面世也将激发国内药物研发潜力,推动药物研发领域的创新和进步,为中国抗肿瘤药物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征程已启,未来可期。芦康沙妥珠单抗已在mTNBC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其未来探索之路同样充满无限可能。目前,在TNBC领域和HR+/HER2-乳腺癌领域,芦康沙妥珠单抗正在将其应用范围从晚期后线治疗逐步向前线拓展,希望通过早期干预进一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同时,其治疗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从单药治疗向联合治疗方向发展,与免疫治疗药物联合使用,有望通过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药物疗效。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芦康沙妥珠单抗能够凭借其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全球乳腺癌治疗领域大放异彩,为全球乳腺癌治疗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174537680962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