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教授、徐兵教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重磅更新,莫妥珠单抗获Ⅰ级推荐,开启R/R FL双抗治疗新时代

来源:医脉通 2025.04.30
我要投稿

近期,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在山东济南圆满召开,会上正式公布了《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新版指南基于前沿循证医学证据,对各淋巴瘤亚型推荐治疗方案作出更新。在复发/难治滤泡性淋巴瘤(R/R FL)中,本次更新将CD20/CD3双抗莫妥珠单抗升级为Ⅰ级推荐1-2,显示出双抗在FL中的良好治疗潜力。值此之际,医脉通特邀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兵教授,结合本次指南更新,深入剖析双抗在FL领域的应用前景。


双抗时代启幕,莫妥珠单抗纳入指南R/R FL治疗Ⅰ级推荐梯队


近年来,我国FL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治疗需求不断增长3。由于FL尚不可治愈,患者常面临反复复发、疾病进展的困境,治疗结局不够理想,且R/R FL患者长期承受沉重的身心负担。因此,临床亟需高效低毒、便捷的新型治疗方案以突破现有困局。


莫妥珠单抗是全球首款获批用于FL的CD20/CD3双抗。鉴于其在FL中的良好治疗潜力,去年公布的《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4)》首次将莫妥珠单抗纳入推荐,用于既往接受过≥2线系统性治疗的R/R FL成人患者,为更多R/R FL患者争取长生存机会。在本次发布的《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中,莫妥珠单抗在R/R FL治疗中的推荐级别从Ⅱ级(2A)提升至Ⅰ级(2A)(表1)1-2,这也是双抗疗法首次纳入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Ⅰ级推荐。这一更新体现了FL领域专家对CD20/CD3双抗疗法临床价值的一致认可,标志着双抗治疗在淋巴瘤诊疗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权威参考。


表1 2025版指南对于R/R FL(1~3a级)治疗推荐

E753A6DC-36F3-40a5-8403-421B7AF7179E.png

*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V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


从全球循证到中国实践,莫妥珠单抗的治疗价值持续得到验证


关键性全球多中心、开放标签Ⅰ/Ⅱ期GO29781研究纳入90例R/R FL患者,旨在评估固定周期莫妥珠单抗用于既往接受过≥2线系统性治疗的R/R F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4。结果显示,总缓解率(ORR)和完全缓解(CR)率可达80%和60%5。中位随访49.4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46.4个月,64.8%的CR患者在4年时仍处于缓解状态;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24个月,中位总生存(OS)未达到,4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38.6%和82.7%。其中,24个月内疾病进展(POD24)患者ORR和CR率分别为80.9%和59.6%,4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38.9%和86.4%。POD24患者人群与总人群获益一致4


安全性方面,整体可控。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大多为1-2级,且主要出现在首个治疗周期。无5级感染报告,严重感染多发生在治疗的早期。此外,治疗结束后患者免疫功能逐渐恢复,中位19.0个月后B细胞数量恢复至可检测水平,中位40.7个月后免疫球蛋白M恢复至正常下限4


这项>4年的随访数据充分证实,固定周期莫妥珠单抗治疗方案能为R/R FL患者带来持久深度缓解。长期随访结果夯实了莫妥珠单抗在R/R FL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此外,在中国R/R FL患者中开展的YO43555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莫妥珠单抗在我国本土人群中的良好表现。该研究中R/R FL患者ORR高达88.2%,CR率为64.7%。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和CRS,但均为低级别,患者耐受性良好6。该结果表明,中国人群获益与全球关键性研究一致,为莫妥珠单抗在我国FL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基于上述研究中莫妥珠单抗展现出的良好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同时考虑到便捷的给药模式,此次《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将莫妥珠单抗提升至R/R FL Ⅰ级推荐,为临床治疗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


专家点评


马军教授


《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自首次发布以来,历经多次版本更新,见证着我国淋巴瘤诊疗逐步迈向规范化、创新化的历程。每年一次的指南修订均基于国内外前沿研究证据,在全国专家的共同研讨与反复推敲下,紧密结合中国本土临床实践,既吸纳国际先进诊疗理念,又充分考虑各级医疗机构需求,因而成为全国临床医生广泛认可的重要诊疗参考。


FL是我国最常见的惰淋亚型,占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8%~23%,发病率低于欧美地区7。尽管患者整体预后相对较好,但临床中多数患者面临反复复发问题。随着复发次数增加,患者缓解持续时间及生存期逐渐缩短,尤其POD24高危群体预后更差。因此,延长PFS、进一步改善R/R患者长期预后是当前FL领域亟需攻克的难题。


莫妥珠单抗作为全球首款CD20/CD3双抗,在全球多中心GO29781研究及中国本土YO43555研究中均展现出可期的应用前景。其固定周期方案疗效确切,且可在临床关注的POD24群体中实现一致获益,同时安全性良好,是FL领域的重要突破。此次指南将莫妥珠单抗提升至Ⅰ级推荐1,将引领惰淋治疗迈入“双抗时代”。未来,结合精准分层和预后评估体系的完善,临床将进一步探索双抗的最佳应用模式,以推动惰淋治疗的创新发展,使更多的惰淋患者获益,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宏伟蓝图添砖加瓦。


徐兵教授


近年来,淋巴瘤治疗发展迅速,各类创新治疗手段不断涌现,患者生存状况明显改善。但对于以FL为代表的惰淋患者而言,临床仍存在未满足的治疗需求。尽管惰淋患者病程缓慢,但反复复发带来的治疗负担以及长期生存背景下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使得FL治疗更趋复杂,领域专家长期思考如何在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CD20/CD3双抗为FL治疗带来全新思路。在持续深入的研究与日益广泛的临床实践中,莫妥珠单抗为R/R FL患者带来的获益不断得到验证。其单药即可实现80%的ORR和60%的CR率,中位PFS可达24个月;同时其安全便捷,患者B细胞数量可在治疗结束后逐渐恢复,为R/R FL患者提供了“功能性治愈”后回归正常生活的希望4-6


随着真实世界数据的积累,以及临床对更多治疗方案的拓展探索,莫妥珠单抗在惰淋治疗中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同时,伴随惰淋精准诊疗理念的深化及专科建设的完善,惰淋患者的治疗结局将进一步优化,惰淋学科也朝着更规范化、精准化的方向迈进。


1746004095135174.png

马军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

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席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肿瘤学科专家组组长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总编辑

1979年赴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留学,一直致力于血液系统的良恶性疾病的诊疗,特别以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享誉业内。1982年在国内首先建立体外多能造血祖细胞培养体系,填补国内空白。自1983年至今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序贯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200余例,10年无病生存率85%,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40余部, 获国家、省、市科技奖二十项。承担国家863重大科研项目8项,省、市级科研课题25项。


1746004139649773.png

徐兵 教授

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国之名医

福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厦门市科技创新杰出人才

厦门大学血液病学系主任,厦门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兼内科教研室主任和内科规培基地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分会副会长兼白血病工作委员会主委

中国滤泡淋巴瘤工作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淋巴瘤等3个专业委员会常委

获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BLOOD、JHO等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多篇,总影响因子超过600分。第一完成人或国家发明专利6项


参考文献
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2025[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5.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2024[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4.
4.Mazyar Shadman, et al. Mosunetuzumab Continues to Demonstrate Clinically Meaningfu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and/or 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 after ≥2 Prior Therapies Including Those with a History of POD24: 4-Year Follow-up of a Pivotal Phase II Study [J]. 2024ASH, 4407.
5.Budde LE,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osunetuzumab, a bispecific antibody,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 a single-arm, multicentre, phase 2 study.Lancet Oncol. 2022;23(8):1055-1065.
6.LI Z , SHIYONG; LIU, YANYAN,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osunetuzumab monotherap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 [J]. 2024 CSCO,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