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2025)》更新,推动Ph+ B-ALL治疗新理念

来源: 2025.05.14
我要投稿



随着免疫治疗的发展,费城染色体阳性(Ph+)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入了新纪元。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更新与时俱进,体现了当下免疫治疗在Ph+ B-ALL治疗中的地位。



01


Ph+ B-ALL的诱导治疗部分,对于年龄<65岁的无合并症患者和年龄≥65岁或有严重合并症患者,均将“TKI抑制剂+贝林妥欧单抗”前移为I级推荐。增加“在贝林妥欧单抗用药前,应使用TKIs加皮质类固醇使外周白细胞计数 < 10 × 109/L,降低白血病负荷,减少CRS并发症。”的注释。


图片


02

在缓解后治疗阶段,对于MRD持续阴性,年龄<65岁患者,新增“贝林妥欧单抗联合TKI抑制剂巩固治疗后进入维持治疗”作为I级推荐;对于MRD阳性,年龄<65岁患者,新增“贝林妥欧单抗清残治疗后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I级推荐。


图片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使用贝林妥欧单抗与TKI联合探索其在新诊断Ph+ B-ALL人群中的应用,并积累了积极的数据结果。


2期前瞻性GIMEMA LAL2116研究共纳入63例Ph+ B-ALL患者[1-2],进行达沙替尼+类固醇诱导,序贯贝林妥欧单抗+达沙替尼巩固至多5个周期、达沙替尼维持治疗6个月。贝林妥欧单抗治疗2个周期之后完全血液学缓解率达到98%,分子学缓解率达60%,随着贝林妥欧单抗使用周期数增加,分子学缓解率逐渐升高,并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结束后,该升高趋势仍然存在,16-48个月持续分子学缓解率维持在85%左右。中位随访53个月,4年DFS率为75.8%,4年OS率为80.7%。对比历史化疗对照,该研究方案显著提升了患者的DFS(4年DFS 75.8% vs 47.2%,P=0.0014)和OS(4年OS 80.7% vs 56.3%,P=0.0097)。


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前瞻性2期研究[3]纳入76例新诊断Ph+ B-ALL患者,诱导阶段接受泊那替尼+贝林妥欧单抗1个周期,序贯4个周期贝林妥欧单抗+泊那替尼,随后使用泊那替尼单药维持5年。该研究的CR/CRi率高达98%,总体NGS-MRD阴性率达96%。中位随访29个月时,仅2例患者在CR1接受HSCT,总体患者3年EFS率为78%,3年OS率为88%。该研究提示将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时机提前可能带来快速深缓解,最终降低新诊断Ph+ B-ALL患者的复发风险。


中国南方医院前瞻性[4]探索了奥雷巴替尼+贝林妥欧单抗对比奥雷巴替尼+化疗治疗新诊断Ph+ B-ALL患者的疗效。该研究共纳入31例患者,其中19例接受奥雷巴替尼+化疗,12例接受奥雷巴替尼+贝林妥欧单抗。治疗3个月内,奥雷巴替尼+贝林妥欧单抗组患者完全分子学缓解率为100%,高于对照组(84.2%)。中位随访16个月,奥雷巴替尼+贝林妥欧单抗组患者1年OS率为100%,1年EFS率为90%,均高于对照组(96.2%,71.5%)。


综上所述,随着免疫治疗的出现,靶向治疗不断更新换代,Ph+ B-ALL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无化疗方案正成为时代前沿的新治疗理念。本次CSCO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的更新也充分体现这一新趋势,期待为医生同道们带来新的指导和参考。




点评嘉宾










贡铁军 教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副所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骨髓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秘书、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常委、血液病转化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学机构分会常委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通讯编委、《白血病 淋巴瘤》编委

黑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侯任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淋巴瘤骨髓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1.2022 EHA Poster 353.
2.2023 ASH 4250.
3.2024 ASH 837.
4.2024 EHA. Poster P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