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整形术后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贺斌,张国强,李富强,石海山,重庆华美整形外科医院
感染是鼻整形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可能造成鼻部瘢痕增生、挛缩、短鼻甚至通气功能障碍等严重不良后果,使患者住院时间、恢复周期大幅延长,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医患关系[1-2]。对整形外科医师而言,正确、充分的认识鼻整形术后感染十分重要。现对鼻整形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致病菌、相关原因、预防措施及感染后治疗作一综述。
1感染发生率
据报道[1-4],鼻整形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0~15%),但大多数报道的发生率均低于2%[1,3,5]。感染的发生率与样本量的大小、随访时间、患者个人体质、手术室环境、选择的手术方式、医师手术技术、选择的材料和围手术期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1-4]。感染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⑴50%以上鼻整形术后感染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1]。⑵修复鼻整形高于初次鼻整形[1,6-7]。⑶假体隆鼻高于自体组织隆鼻[8]。⑷手术方式越复杂,手术时间越长,感染的发生率越高[4,6]。
2致病菌
细菌的侵入是术后感染的必备条件,鼻前庭定植细菌是鼻整形术后发生感染的关键因素。定植菌模式以多种细菌共存的方式为主[9-11]。国内健康人群中[10],鼻前庭检出的常见革兰氏阳性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为93.8%)、金黄色葡萄球菌
(检出率为25.5%)、溶血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0%),其他还包括头状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等;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8.1%)、产气肠杆菌(检出率为8.1%),偶见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
、副流感嗜血杆菌
等;其中一项研究中棒状杆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检出率要高于表皮葡萄球菌,这一点与另外两项研究存在明显差异[9-11]。值得注意的是,其中2项研究检出了一定比例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检出率为1.8%~4.35%[9-10];另一项研究未单独分离MRSA,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为7.1%[11]。MRSA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是临床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术区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
,甚至死亡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同时与鼻整形术后感染密切相关[10-12]。MRSA对几乎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除头孢洛林外)耐药,常对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治疗其所致的感染十分困难[10]。
鼻前庭定植细菌的种类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吸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有明显影响,戒烟能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8,13-15];肥胖人群和糖尿病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率明显增加[16];面部痤疮
患者大肠埃希氏细菌的检出率明显增高。
3感染发生的相关原因
3.1隆鼻材料选择
硅胶和膨体(聚四氟乙烯)是临床上常用的鼻背增高材料。相较于硅胶,膨体存在直径为10~30μm的微孔,更利于细菌侵入和定植,大多数细菌的直径为0.5~1.5μm,巨噬细胞的直径约为50μm,这就导致了细菌可以直接进入膨体的微孔中,而巨噬细胞无法进入微孔消灭细菌,因此理论上膨体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硅胶[17-18]。但迄今为止未见对比研究证实这个观点。基于目前的文献报道,也不能得出膨体隆鼻术后感染发生率一定高于硅胶的结论[1,18-19]。在同等的条件下,自体肋软骨隆鼻的术后感染发生率(约为0.56%)比假体隆鼻更低,抗感染能力更强[8]。近年来,同种异体软骨逐步应用于鼻整形,其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与自体软骨无明显差异[12-13]。
3.2术前身体状况与手术史
高龄(>65岁)、免疫缺陷和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器官移植、化疗、慢性肾脏疾病等),其机体免疫力较低,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均应当视为复杂鼻整形手术的相对禁忌证[9]。既往鼻整形手术破坏了鼻部正常血供,术区瘢痕及硅胶假体包膜等因素可能造成局部血供不良,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均会明显增加鼻修复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1,4,20-21]。
3.3手术与围手术期管理
长时间手术(>3 h)延长了假体、植入物和术区暴露时间,增加被细菌沾染和术后感染发生的可能性[4,22]。长期吸烟、过长的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个月内饮酒、饮食辛辣、与宠物亲密接触分别是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高风险因素[22-24]。当然,医师的经验和技术、医院和手术室环境、器械灭菌问题、术前准备(如皮肤消毒、备皮、剪鼻毛)、围手术期管理均对术后感染有很大影响[9,25]。
4预防措施
4.1术前准备
4.1.1一般措施手卫生是控制和预防耐药菌传播的最经济、最基础、最有效的策略[26];手卫生是减少病原体感染和传播的必要手段,也是感染防控的一项重要基础措施[27]。正确执行手卫生可以有效减少手部微生物(含耐药菌)的污染,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26-28]。
戒烟是十分必要的。长期吸烟会增加鼻前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13],同时会减少皮肤微循环,致使组织灌注不足,增加伤口延迟愈合和感染的风险[29]。
油性皮肤的患者在鼻整形术后肿胀周期较长,恢复更慢,更容易出现感染[30-31]。有效地控制鼻尖皮脂腺的分泌能够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31-32]。洁面以及限制食用高糖、高蛋白质、高脂肪的食物均可以有效减少皮脂腺的分泌[33]。严重痤疮的患者应在皮肤科医师指导下口服或外用维甲酸进行治疗,减少皮脂腺分泌,控制皮肤炎性反应,争取达到正常的皮肤状态[34-35]。
宠物(如猫、狗)携带多种细菌,且容易掉毛,接触宠物可能直接或通过患者双手间接沾染切口,增加感染的风险[22]。建议接触宠物后洗手,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22]。其他常规的一般措施还应包括控制血糖(仅限糖尿病患者)、缩短住院时间、禁酒、清淡饮食等[22]。总之,健康状况、术前准备、围手术期管理、个人护理和生活习惯等都是影响鼻整形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4.1.2定植细菌的鉴定与针对性治疗鼻前庭定植细菌是鼻整形术后发生感染的关键因素,定植细菌种类多种,模式多样[9-11],因此,术前有效减少定植细菌数量,准确识别细菌及其药物敏感性对于预防和控制感染有着重要作用[9]。复杂的鼻整形手术,特别是多次鼻修复手术,术前1~2周进行鼻腔细菌培养、鉴定,根据药敏结果提前(3次/d,5 d)外用抗生素软膏(莫匹罗星
、氧氟沙星
、金霉素
等)可以有效地减少鼻前庭定植细菌[9,12,36];手术当天再次细菌培养、鉴定,可以更好的指导术后抗生素使用。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鼻整形术后
感染的风险[9]。
4.2手术操作
4.2.1手术细节无菌技术是外科重要的关键基础技术,鼻整形手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极其重要。术中操作也会对术后感染产生明显影响[1,18,37-40]:⑴鼻中隔或鼻腔黏膜穿孔会明显增加术后感染风险,术中应小心分离防止穿孔或及时修补破坏的鼻腔黏膜。⑵避免不必要的卷轴区分离或分离后采用筋膜适当修复增厚局部组织厚度。⑶尽量采用软骨缘切口,以减少对带毛囊的鼻腔黏膜分离,避免假体与毛囊的直接接触。⑷尽量减少异物(包括缝线)的置入。⑸死腔会造成局部积血、积液,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术中应尽可能减少死腔的存在。⑹杜绝过大张力
的缝合,以免影响皮肤软组织血供而增加感染风险。⑺坏死的自体组织会增加感染风险,过多、过厚的自体组织(如筋膜、真皮、软骨等)植入会影响其自身成活而出现坏死,应尽量避免。⑻尽量减少假体于空气中的暴露时间,以免假体被细菌污染,假体置入前用抗生素盐水冲洗术区。⑼精准的假体雕刻可以使假体与鼻骨紧密贴合,减少死腔。
4.2.2真空/负压浸泡技术真空/负压浸泡技术的应用已是广大学者的共识,通过反复正负压将膨体浅层(1~2 mm)微孔内的空气置换成抗生素盐水[41-44]。抗生素盐水可以杀死微孔中可能污染的少量细菌,同时减少了膨体微孔内积血的可能性,从而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临床上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敏感类抗生素配制抗生素盐水,也可以聚维酮碘稀释液替代抗生素盐水[42]。且有研究证实,聚维酮碘稀释液比抗生素盐水杀菌效果更好,术后感染风险更低[44]。
4.2.3去除硅胶假体包膜硅胶假体包膜的形成、挛缩与细菌生物膜的存在密切关系[45]。包膜挛缩越严重,细菌生物膜的检出率越高,最高可达80.0%[17]。病原菌均为葡萄球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7]。
硅胶假体包膜的存在可能导致细菌生物膜残留,成为鼻整形术后发生感染的根源[18,21]。因此,建议鼻修复手术时去除硅胶包膜,而去除包膜后鼻部皮肤软组织变薄,可以用自体筋膜(比如腹直肌筋膜)来修复[17]。
4.3术后处理
鼻整形术后鼻腔填塞的主要目的是止血、消灭死腔和防止形成鼻中隔血肿[39,46-47],从而也能起到减少感染发生的作用。但填塞可能会导致疼痛不适、焦虑、睡眠困难等,降低患者满意度[39,48]。因此,是否需要常规进行鼻腔填塞仍存在明显的争议[5,39,46-48]。如果填塞,建议选择通气型膨胀海绵,外涂抗生素软膏,并于24 h内取出[5,49]。
负压引流不是必须的,但笔者建议,在复杂鼻整形手术中留置负压引流。利用负压可以消灭死腔、避免积血和积液,同时起到减轻肿胀和周围组织淤青的作用。但应尽早(<24 h)拔出,因为引流管可能成为细菌侵入术区的通道。目前仍缺乏相关详细的研究支持是否留置负压引流。
4.4抗生素的使用
鼻前庭内手术切口属于Ⅱ类切口,可能被细菌污染,临床上均会预防性使用抗生素[4,50],但抗生素使用方案却不尽相
同。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3-4,46,51-52],对于鼻整形手术而言,术前使用抗生素可以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而术后长时间(>24 h)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不能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众多学者建议[4,25,46],鼻整形手术术前1 h内静脉滴入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术后24 h内停用。如存在较多感染的高风险因素,可以适当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但是否会因此受益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4-5,46]。优化抗生素的使用是解决细菌耐药的重要手段,包括鼻整形医师在内的所有医师均应关注。
5感染后治疗
鼻整形术后如果发生明显感染,立即取出假体是最佳选择[1,18]。保守治疗带来巨大的风险:感染难以控制,后期很可能导致瘢痕挛缩或继发性鼻畸形[53]。术中取分泌物细菌培养加药敏实验,等待药敏结果阶段建议使用广谱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后期可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5~7 d或感染完全控制后2~3 d停用。再次手术修复的时机存在争议[1,18,53],一般建议在感染完全控制后6个月以上再次手术修复;出现挛缩、明显畸形或功能障碍时,可考虑在3个月后行鼻修复手术[53]。值得注意的是,延迟修复会导致较长时间存在鼻部形态不佳甚至鼻畸形,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尽早、有效、确保安全的修复时机仍是鼻整形外科医师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6小结
鼻整形术后感染病因复杂,导致的不良后果严重,修复困难。患者良好的健康情况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无菌操作、精湛的手术技术、细心的术后护理是鼻整形手术成功的基础条件。感染后应尽早取出假体;合适、及时、有效的修复时机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来源:贺斌,张国强,李富强,等.鼻整形术后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5,36(05):29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