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SCO | 邢金春、姜昊文与华立新教授:前列腺癌PSMA靶向RLT治疗时机新见解
作为全球肿瘤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每年都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聚焦前沿进展、交流创新理念、共绘未来诊疗蓝图。在本届ASCO大会上,公布了多项关于前列腺癌放射配体疗法(RLT)的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177Lu-PSMA RLT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治疗中的良好疗效,也为RLT治疗时机和治疗策略提供了循证支撑。为此,医脉通特邀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邢金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姜昊文教授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华立新教授分享2025年ASCO大会上有关前列腺癌RLT的前沿进展和临床诊疗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学术视野和实践指导。
邢金春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厦门市泌尿系统疾病诊治中心主任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兼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泌尿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前列腺癌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生育力保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女性泌尿外科学组副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男科与性医学医师分会第一、二届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第九、十、十一届全国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四届副主任委员
中国尿石联盟副主席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副主编、《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第四届编委会副主编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常务编委、《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国际泌尿系统杂志》、《微创泌尿外科杂志》、《JCO中文版-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刊》等多家杂志编委
姜昊文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泌尿外科学、肿瘤学)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复旦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务委员,泌尿男科工程学组副组长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上海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微创学组组长
上海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性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智慧医疗与泌尿微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东方英才(领军人才)、上海市卫生健康领军人才、上海市“新百人”计划、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上海市医务青年管理十杰、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
获第三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上海市春昇杯医学创新人才大赛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复旦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华立新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
江苏省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分会副主委
江苏省医师协会医用机器人分会副主委
《中国泌尿外科学指南——前列腺癌指南》编写专家组成员
擅长前列腺疾病和泌尿系肿瘤的诊治
mCRPC排兵布阵:177Lu-PSMA RLT早用更高获益,序贯留有余地
邢金春教授指出,在今年ASCO大会上,177Lu-PSMA RLT相关研究成为了前列腺癌治疗领域的一大亮点,既往Ⅲ期全球研究证实了177Lu-PSMA RLT在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和紫杉类化疗经治mCRPC患者中显著的生存获益(中位总生存期[OS]15.3个月 vs. 11.3个月,HR 0.62,P<0.001),确立了其作为mCRPC标准后线治疗的地位[1]。然而,实际临床情况复杂多变,需要更多真实世界的数据来进一步验证和补充,从而优化其诊疗模式。本次ASCO大会公布的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摘要号e17030)为177Lu-PSMA RLT在mCRPC后线治疗中的最佳治疗时机提供了临床指导。该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延迟治疗组(>1种ARPI和/或>1种紫杉类化疗后),即时(1种ARPI和1种紫杉类化疗后)177Lu-PSMA RLT治疗组达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降低≥50%(PSA50缓解)的患者比例(55% vs. 42%)和达到PSA降低≥80%(PSA80缓解)的患者比例(39% vs. 31%)均更高。所有患者的中位OS为18.0个月,其中即时组中位OS更长(未达到 vs. 15.1个月)[2]。此外,一项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mCRPC患者一线治疗后仅约一半的患者能接受二线治疗,而其中继续接受三线治疗的比例更是低至43%[3]。因此,对于mCRPC患者而言,每一线的治疗机会都很宝贵,邢金春教授强调应尽早采用治疗效果更优,且不影响后续治疗效果的药物,以保障患者全程生存获益。
相较于延迟组,即时组患者的OS更长[4]
ASCO大会上另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摘要号e17035)探索了177Lu-PSMA RLT治疗后接受指南推荐疗法序贯治疗的PSA缓解情况(将患者接受177Lu-PSMA RLT治疗期间与其后续序贯治疗期间的PS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77Lu-PSMA RLT后续序贯治疗期间大多数患者达到了至少PSA50缓解,其中接受ARPI治疗的患者PSA50缓解率和PSA80缓解率更高,分别为61.1%和55.6%,这表明177Lu-PSMA RLT并不影响患者对后续其他治疗的应答,且177Lu-PSMA RLT 后序贯ARPI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5]。
177Lu-PSMA RLT后续序贯治疗的疗效
邢金春教授总结道,这两项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在完成1种ARPI和1种紫杉类化疗后,若符合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阳性标准,可优先评估RLT适用性,避免无效的序贯化疗和ARPI切换。同时,他期待未来能够积累更多本土化数据,以更好地指导中国mCRP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决策。
寡转移HSPC延缓进展:177Lu-PSMA RLT前景可观
姜昊文教授介绍,对于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雄激素剥夺治疗(ADT)一直是多年来的标准治疗方案,但长期使用ADT带来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延迟ADT也成为了临床探索的方向之一。既往的一项Ⅰ期剂量探索研究中,已表明177Lu-PSMA RLT可用于PSMA阳性、复发的寡转移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oHSPC)患者,并取得了积极的研究结果[6],本次ASCO大会公布了随后进行的177Lu-PSMA RLT vs. 标准治疗(观察等待,延迟ADT)用于oHSPC治疗的Ⅱ期BULLSEYE研究(摘要号5009)[7]。该研究主要终点是PFS(即无需使用ADT的时间)。疾病进展(PD)定义为自随机分组以来PSA升高100%、影像学或临床进展,或提前需要开始后续治疗(如ADT)。次要终点包括PSA缓解率、不良事件和生活质量。
BULLSEYE研究设计
BULLSEYE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延迟ADT,177Lu-PSMA RLT显著延长了患者中位PFS(未达到 vs. 5个月,HR 0.07,95%CI:0.03-0.17,P<0.001)和至PSA进展时间(HR 0.09,95%CI:0.04-0.2)。延迟ADT组和177Lu-PSMA RLT组中位PSA变化百分比分别为+125%和-91%。
177Lu-PSMA RLT和延迟ADT组的PFS和至PSA进展时间
姜昊文教授表示,优化相对早期疾病的治疗模式,例如将现有的mCRPC药物扩展到更早期疾病的治疗,可能是提高前列腺癌患者整体预后的关键方向之一。BULLSEYE研究聚焦oHSPC人群,展现了177Lu-PSMA RLT在延缓疾病进展、改善PSA缓解方面的良好疗效,增强了177Lu-PSMA RLT前移至oHSPC的治疗信心。
此外,对于适合延迟ADT的寡转移前列腺癌(OMPC)患者,尽管可通过SBRT控制局部病灶,但许多患者仍未能实现PSA完全缓解,并最终进展为多发转移性疾病,ASCO大会公布的Ⅲ期PSMA-DC研究(摘要号TPS5127)将进一步探索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后177Lu-PSMA RLT治疗异时性OMPC患者的潜力,该研究旨在评估PSMA阳性OMPC患者,在SBRT后177Lu-PSMA RLT vs. 观察等待,在延缓去势及疾病进展方面的疗效[8]。期待未来随着这一Ⅲ期研究数据的逐步成熟,能够为177Lu-PSMA RLT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拓展提供有力证据,惠及更多前列腺癌患者。
PSMA-DC研究设计
高瘤负荷mHSPC巩固治疗:177Lu-PSMA RLT疗效确切
华立新教授介绍,初诊高瘤负荷mHSPC是一种极具治疗挑战性的疾病,其5年生存率仍不理想。目前ADT联合多西他赛仍是这类患者的标准治疗。然而,在完成多西他赛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体内存在残留病灶。此次ASCO大会公布了一项177Lu-PSMA RLT联合标准治疗(SoC,连续ADT、钙和维生素
、骨保护剂以及姑息性放疗) vs. SoC作为高瘤负荷mHSPC多西他赛后巩固治疗的Ⅱ期研究(摘要号5095)[9]。
177Lu-PSMA RLT巩固治疗高瘤负荷mHSPC残留病灶的Ⅱ期研究设计
研究共纳入了78例(每组各39例)初诊为高瘤负荷mHSPC,且接受ADT联合多西他赛(75mg/m2/周期)治疗6个周期后仍存在非进展性残留病灶(定义为PSA>0.2 ng/mL且68Ga-PSMA-11 PET/CT显示PSMA阳性)的患者。研究结果显示,177Lu-PSMA RLT组在随机化后6个月达到PSA≤0.2ng/mL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SoC组(60% vs. 13.3%,RR 4.5,P=0.008)。177Lu-PSMA RLT巩固治疗延长了中位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18个月 vs. 9个月)和中位无PSA进展生存期(PSA-PFS,15个月 vs. 9个月)。
华立新教授指出,该研究聚焦于ADT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后仍存在残留病灶的人群,对RLT在mHSPC阶段的干预时机与策略优化进行了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初步探索,展现了177Lu-PSMA RLT用于初诊高瘤负荷mHSPC巩固治疗的重要价值。此前,另一项发表在Lancet oncology杂志上的Ⅱ期UpFrontPSMA研究评估了177Lu-PSMA RLT序贯多西他赛治疗高瘤负荷mHSPC的疗效,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用多西他赛治疗,177Lu-PSMA RLT序贯多西他赛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48周时PSA不可测率(41% vs. 16%,P=0.002),且显著延长中位PSA-PFS(31个月 vs. 20个月,P=0.039)和中位无去势抵抗生存期(20个月 vs. 16个月,P=0.033)[10]。
华立新教授总结道,在新型内分泌治疗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两项研究为探索RLT治疗前移以及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使用提供了重要启示。目前正在进行的Ⅲ期PSMAddition研究旨在评估177Lu-PSMA RLT联合SoC(ADT+ARPI) vs. SoC在mHSPC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已于近日宣布达到主要终点,取得了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rPFS改善,且OS改善呈积极趋势[11]。期待未来该研究结果正式公布,能够进一步改变mHSPC治疗格局,推动RLT在前列腺癌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总结
近年来,177Lu-PSMA RLT凭借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临床价值日益凸显。在此基础上,优化其治疗模式也逐渐成为临床关注重点。基于临床实际需求,未来还需通过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最佳治疗时机、联合与序贯治疗策略及延长用药方案,以推动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发展。
参考文献
[1] Sartor O, de Bono J, Chi KN, et al. Lutetium-177-PSMA-617 for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N Engl J Med, 2021,385(12):1091-1103. doi:10.1056/NEJMoa2107322
[2] Alton Oliver Sartor, et al. 2025 ASCO Abstract e17030
[3] George DJ, Sartor O, Miller K, et al. Treatment Patterns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in a Real-world Clinical Practice Set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Clin Genitourin Cancer, 2020, 18(4):284-294. doi:10.1016/j.clgc.2019.12.019
[4] Sartor O, et al. 2025 ASCO GU Abstract 56
[5] Xiao Wei, et al. 2025 ASCO Abstract e17035
[6] Privé BM, Peters SMB, Muselaers CHJ, et al. Lutetium-177-PSMA-617 in Low-Volume Hormone-Sensitive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A Prospective Pilot Study. Clin Cancer Res. 2021;27(13):3595-3601. doi:10.1158/1078-0432.CCR-20-4298
[7] Bastiaan Privé, et al. 2025 ASCO Abstract 5009
[8] Alton Sartor, et al. 2025 ASCO Abstract TPS5127
[9] Ashwani Sood et al. 2025 ASCO Abstract 5095
[10] Azad AA, Bressel M, Tan H, et al. Sequential [177Lu]Lu-PSMA-617 and docetaxel versus docetaxel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UpFrontPSMA):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2 study. Lancet Oncol, 2024, 25(10):1267-1276. doi: 10.1016/S1470-2045(24)00440-6.
[11] https://www.novartis.com/us-en/news/media-releases/novartis-pluvictotm-demonstrate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and-clinically-meaningful-rpfs-benefit-patients-psma-positive-metastatic-hormone-sensitive-prostate-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