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ICU特定临床场景中的应用,来看多学科专家意见!

来源: 2025.06.23
我要投稿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致命性感染。一线抗真菌药物如三唑类或棘白菌素类药物的使用可能受到多重耐药菌的全球传播、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低器官穿透性以及多器官衰竭时的一些安全性问题的限制。两性霉素B脂质体 (L-AmB)是一种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近期,一个由传染病、微生物学、药理学和重症监护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小组针对AmB在ICU患者中的应用形成专家意见,关于L-AmB 在 ICU特定临床场景中的潜在作用,专家组主要提出了以下声明建议。


霉菌和 SARS-CoV-2和/或流感病毒共感染


对于患有严重病毒性肺炎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支持且没有其他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推迟起始抗霉菌治疗,直到解决微生物诊断标准。相反,对于患有严重病毒性肺炎和存在其他 IPA 危险因素(如皮质类固醇治疗、COPD、免疫抑制)的患者,应考虑经验性治疗。


目前尚无证据支持在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中广泛应用抗霉菌预防治疗。


接受糖皮质激素或免疫调节药物治疗


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调节药物治疗的存在肺部浸润的危重患者应高度怀疑 IPA,从而推动早期诊断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 患者发生 IPA 的风险更高,因此,在任何感染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恶化的情况下,必须采取迅速的诊断方法。


糖尿病


在过去的50年里,糖尿病已经成为毛霉菌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最近,潜在恶性肿瘤、严重的免疫抑制状态和SARS-CoV-2感染成为重要的危险因素。


L-AmB 在治疗各种器官受累的毛霉菌病中显示出疗效,每日剂量应为 5mg /kg /d。


终末期肝病


在危重患者中,急性或慢性肝功能衰竭和失代偿性肝硬化是公认的侵袭性曲霉菌病(IA)的主要危险因素。


治疗方法


在治疗失败的情况下,L-AmB 抗霉菌治疗可能优于唑类药物,并且可以作为下列情况的一线选择:(i)唑类药物耐药性高流行地区(ii)在肝毒性(即终末期肝病)风险较高的患者中,与唑类药物相比,服用具有临床相关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的患者;(iii)在不能进行伏立康唑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情况下。


预计危重患者 L-AmB 的个体间药代动力学变异性有限,因此不需要 TDM。


实体器官移植(SOT)


在 SOT 受者中,建议采用有针对性的(基于风险的)抗真菌预防方法。临床相关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安全性问题和突破性感染率都是选择抗真菌药物预防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L-AmB 可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在 SOT 后使用唑类抗真菌药物治疗 IFI 时,药物与免疫抑制药物的相互作用有时可能是一个相关问题。在这方面,L-AmB 可能是 IFI 经验性治疗的一个有价值的替代选择。


对于 SOT 受者的侵袭性念珠菌病(IC), L-AmB 可被认为是棘白菌素的合理替代选择。


由于抗真菌管理已成为 IFI 管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包括肺移植在内的所有移植环境中,应用有针对性的预防或早期优先抗真菌治疗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血液恶性肿瘤


抗真菌预防,无论是使用氟康唑靶向念珠菌,还是使用泊沙康唑靶向霉菌,只推荐在一些选定的血液病高危人群中使用(如,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因急性髓性白血病或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接受诱导化疗或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使用霉菌活性药物;侵袭性淋巴瘤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时使用氟康唑。)


接受具有霉菌活性的唑类药物预防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如果出现疑似或记录的突破性 IFI,应接受 L-AmB 治疗,并及时进行全面的诊断检查。


恶性血液病患者入住 ICU且患有 IFI 不能进行唑类药物TDM和/或存在与唑类药物相互作用的高风险的应接受 L-AmB治疗。


考虑到某些血液病患者(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IFI 的高风险和真菌病原体的广谱性,L-AmB 经验性治疗对于在完成诊断检查时临床怀疑 IFI 的ICU患者是有用的,如果怀疑 IFI 未得到证实,则应停止使用。


腹部手术


腹腔念珠菌病(IAC)的诊断仍具有挑战性。是基于手术或经皮穿刺获得的标本的显微镜检和培养。必须进行血培养,但由于缺乏敏感性,可能对诊断没有帮助。非培养方法、(1-3)-β-D葡聚糖(BDG)检测或其他工具可用于排除真菌性病因。


在 IAC 患者中,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选择应根据宿主、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变量进行指导。L-AmB 可考虑用于 IAC 伴有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存在N.glabratus和近平滑念珠菌感染风险,或既往使用棘白菌素类治疗患者的一线治疗。


棘白菌素可作为非危重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然而,最近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证据表明,暴露于腹水可能是次优选择,并可能导致突破性耐药,尤其是在非白色念珠菌病原体的情况下。


在耳念珠菌感染的情况下,应考虑 L-AmB 和棘白菌素联合治疗作为一种挽救治疗。


在危重患者中,根据生物标志物驱动策略,对疑似 IC (包括潜在的腹部感染源)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可以安全地早期中断。

参考文献
1.Bussini L, Bartoletti M,et al. Role of liposomal amphotericin B in intensive care unit: an expert opinion paper. J Anesth Analg Crit Care. 2025 Apr 29;5(1):23. doi: 10.1186/s44158-025-00236-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