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在泌乳素调控代谢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 2025.07.18
我要投稿

近期,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毕艳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在线发表泌乳素调控代谢的最新研究成果——垂体分泌的泌乳素节律异常促进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ASLD)的发生(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2025,IF:22.9)。


并且,团队自主开发的装载泌乳素的仿生光热响应核壳微针材料恢复泌乳素节律后能够治疗MASLD(Advanced Science 2025,IF:14.1)。 


1752805390103056.jpg


中国团队首证:社交时差→破坏泌乳素节律→MASLD


目前全球最常见的节律紊乱的形式之一是社交时差。


社交时差是指工作日睡眠时间中点和休息日睡眠时间中点的差异大于等于1小时,全球约40%-70%的人群都经历了社交时差。


团队首次发现社交时差可通过破坏垂体泌乳素(PRL)的分泌模式促进MASLD的发生。对人体肝脏组织生物标本库的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机器学习算法(Zeitzeiger)分析,首次证实了社交时差能够影响人体肝脏转录组的节律性,尤其是肝脏PRL受体后信号通路及脂肪酸代谢通路的正常节律受到破坏。


借助Prl全身敲除的小鼠模型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该研究发现社交时差状态下垂体组织时钟基因视黄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α(RORα)与PRL启动子的结合减弱,使得小鼠血清PRL节律紊乱及肝脏PRL受体后信号通路的节律性出现异常,通过抑制肝脏MAPK信号通路降低了细胞周期蛋白(CCND1)的表达,进而引起肝脏脂肪酸合成关键酶(FAS及ACC)的表达上调,最终促进脂肪的肝发生。而与传统的干预治疗相比,在PRL节律异常的时间点予以PRL补充治疗能够更显著的降低肝脏脂肪变,研究不仅丰富了节律紊乱促进脂肪肝的发生的机制,同时也为MASLD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2025;第一作者:张芃子,史颖欢,郭雨欣,李雅元;通讯作者:毕艳)。


1752805414361787.png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2025

原文链接:https://mmr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779-025-00609-z


光热节律仿生微针:以泌乳素脉冲释放靶向治疗脂肪肝的创新策略


进一步,研究团队开发了具有节律性泌乳素释放特性的仿生光热响应核壳微针,实现降低肝脏脂质沉积的目的。

响应微针由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针壳和载泌乳素的具有光热响应特性的黑磷、相变明胶和卡拉胶组成的微针芯构成。在近红外光周期性刺激下,微针中的泌乳素可以呈现节律性释放,抑制肝细胞内脂质蓄积。


在脂肪肝小鼠中,仿生光热响应核壳微针释放泌乳素可以通过与肝细胞的泌乳素受体(PRLR)相互作用,进而抑制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的表达来减轻肝脂肪变性。因此,团队开发的具有泌乳素节律释放特性的光热响应核壳微针在治疗脂肪肝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鉴于大多数激素表现出的节律释放特性,本研究开发的仿生药物递送平台也可拓展至节律依赖性药物的智能释放,为节律相关疾病提供智能治疗策略(Advanced Science 2025;第一作者:殷红利,汤文娟,黄丹青;通讯作者:毕艳,张芃子)。


1752805436896207.png

Advanced Science,2025

原文链接:http://doi.org/10.1002/advs.202508364


毕艳教授团队近年致力于泌乳素调控代谢领域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


2018年,团队基于临床肝脏病理诊断队列,首次报道了低水平垂体泌乳素显著增加脂肪肝的发病风险(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8,IF:18.9);


随后在纵向随访队列研究中进一步证实了泌乳素水平降低能够增加脂肪肝的发生风险(BMC Gastroenterology 2022)。


进一步,团队聚焦于垂体如何感应外界环境信号引起泌乳素水平降低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以棕榈酸和油酸为代表的致病性脂肪酸显著抑制泌乳素细胞中泌乳素基因转录及蛋白合成,并降低囊泡形成关键基因的表达,使血清泌乳素水平减少并促进脂肪肝的发生。通过垂体定位注射敲减CD36的腺相关病毒,以及尾静脉注射具有垂体靶向性的脂质体递药系统,发现抑制垂体CD36表达可回升脂肪肝小鼠血清PRL水平,并显著改善肝脏脂质沉积。


这些研究表明垂体不仅是分泌激素的内分泌器官,同时还是体内重要的代谢调控器官(Cell Reports 2024;授权发明专利:ZL 2023 1 1156506.7)。


1752805457174233.jpg

Cell Reports,2024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4.114465


有意思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团队同时还意外地发现泌乳素具有保护认知功能的作用,血清PRL水平降低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海马体积减少有关,动物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糖尿病时血清泌乳素水平降低,小胶质细胞内Rap1信号通路异常激活,突触吞噬增多,造成海马突触丢失,促发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而侧脑室输注PRL重组蛋白可以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认知受损和海马突触丢失,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2024,IF:10.1)。


1752805480249514.png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2024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86/s12974-024-03289-z


基于团队前期在泌乳素相关方面的研究贡献,团队受邀撰写了泌乳素近百年研究进展的系统综述(Diabetes/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 2024),提出泌乳素的功能不仅是启动和维持泌乳,同时还是机体重要的代谢激素,能够调控体内糖脂代谢,认知功能,骨代谢等;同时提出泌乳素水平和节律对维持机体代谢稳态都至关重要,其水平或节律异常均可引起机体代谢稳态失衡。


1752805502944593.png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dmrr.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