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南推荐到临床实践,非奈利酮助力CKD患者实现心肾双护
前言
2025年7月26日,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牵头主办的“糖尿病肾病诊疗规范化RWE巡讲项目”会议在天津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糖尿病肾病的诊疗规范、真实世界证据(RWE)的应用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本次会议由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李荣教授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杨洪涛教授联袂担任会议主席,两位教授分别进行了开场致辞。李荣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重要的合并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规范糖尿病肾病的诊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是当前临床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次会议旨在通过专家讲座、问题讨论等形式,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推动糖尿病肾病诊疗的规范化进程。杨洪涛教授也指出,RWE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收集和分析真实世界中的患者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病程、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希望本次会议能够促进RWE在糖尿病肾病诊疗中的应用,提高医疗质量。
从循证到指南:nsMRA在T2D相关CKD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接下来的讲座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来自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的师军华教授以“从循证到指南:nsMRA在T2D相关CKD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为题进行了报告。据统计,2018年至2019年,中国成年CKD患者约为8200万,患病率为8.2%1,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CKD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之势2,3。而亚洲T2D患者通常面临更高的ESRD风险,且随疾病进展CVD风险显著升高4,5。
师军华教授在报告中提到,高蛋白尿水平不仅是我国CKD患者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6,还是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7。因此,更直接全面的肾心靶器官保护和蛋白尿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非奈利酮
作为全球首个非甾体、高选择性、创新结构的新型MRA,基于盐皮质激素受体(MR)作用通路定向研发,直接阻断MR过度活化,直击炎症纤维化这一T2D相关CKD疾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实现直接和全面的心肾靶器官保护8-10。FIDELITY汇总分析是全球T2D相关CKD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人群最广的III期研究,中国同步参与其中。研究结果证实,非奈利酮在最大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治疗且已实现血压/血糖达标的基础上,显著降低中国患者肾脏复合终点事件风险达43%,中国患者心血管获益与整体人群一致,心血管复合终点降低18%11,12。多项RWE研究进一步验证了非奈利酮在真实世界中适用人群广泛,疗效明确且耐受性良好。例如,FOUNTAIN研究纳入15948例T2D相关CKD成年患者,结果显示非奈利酮治疗4个月,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较基线显著降低39.3%,且在随访12个月内保持,高钾血症
发生率较低13,14。
师军华教授指出,基于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非奈利酮获得了国内外多学科权威指南/共识的一致A级推荐。这些指南建议对于存在白蛋白尿的T2DM患者,使用有明确肾心获益证据的非甾体类MRA,以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心进展(图1)。
图1. 非奈利酮获得国内外多学科权威指南/共识的一致A级推荐
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于峰教授则围绕“nsMRA的差异化定位 - 机制与中国循证回顾”进行了深入讲解。于教授从药物的作用机制出发,分析了nsMRA与其他药物的差异,并结合国内的临床研究数据,阐述了nsMRA在中国T2D相关CK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他强调,了解药物的机制和循证证据,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药物,实现个体化治疗。
随后来自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史国辉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李颖教授和北京安贞医院的高绪霞教授共同探讨了“nsMRA的临床使用时机和起始人群推荐”。
史国辉教授:对于早期T2D相关CKD患者(如CKD 1-2期),虽然患者此时肾功能损害相对较轻,但往往已经存在微量的白蛋白尿,这是肾脏受损的早期信号。在这个阶段,如果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糖
等危险因素,且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基础药物治疗后,白蛋白尿仍持续存在或呈上升趋势,那么就可以考虑早期使用nsMRA。早期干预有助于抑制肾脏的炎症和纤维化进程,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
李颖教授:T2D相关CKD患者常常合并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
等。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nsMRA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因为nsMRA除了具有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外,还能通过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减少水钠潴留,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于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 nsMRA同样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这些患者往往存在心肌纤维化和炎症反应,nsMRA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和纤维化,改善心肌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功能和血钾水平,因为nsMRA可能会引起血钾升高,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谨慎调整剂量。
高绪霞教授:在T2D相关CKD的治疗中,常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nsMRA可以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如RAS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等。RASi是T2D相关CKD治疗的基础药物,可以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的恶化。nsMRA与RASi早期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
三位教授结合临床实践对nsMRA在不同阶段T2D相关CKD患者中的使用时机、适用人群以及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专家们一致认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疾病进展、合并症、药物耐受性等因素,合理选择nsMRA的使用时机和剂量。
全新视野:nsMRA有望成为广泛CKD人群治疗的重要药物
在会议的第二环节,来自天津市泰达医院的李青教授带来了“全新视野:CKD一线标准药物的新思考”的讲座。李青教授在演讲中指出,全球CKD患病率高达9.1%,中国也不例外,患病率达8.2%1,2。这一庞大的患者群体面临着诊断不足、治疗率低等问题,此外,现有的治疗药物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进展,但仍存在心肾事件发生的风险,无法满足临床需求22-25。
非奈利酮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T2D相关CKD治疗的新型非甾体MRA,通过全面阻断MR过度活化,实现了靶向精准抗炎抗纤维化,直接全面保护心肾靶器官8-10。多项全球大型III期临床研究,如FIDELIO-DKD和FIGARO-DKD,证实了非奈利酮在降低心肾风险方面的显著疗效26,27。这些研究不仅为非奈利酮作为T2D相关CKD一线标准治疗药物提供了坚实的循证基础,也推动了权威指南对其的高级别推荐。FOUNTAIN研究显示,非奈利酮在真实世界中的适用人群广泛,能够显著降低蛋白尿水平,延缓肾病进展,且耐受性良好(图2)13,14。真实世界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非奈利酮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2. FOUNTAIN 真实世界研究:非奈利酮UACR较基线显著降低39.3%
除了T2D相关CKD,非奈利酮在非糖尿病相关CKD(ndCKD)中的潜在治疗价值也备受关注。FIND-CKD等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评估非奈利酮对ndCKD患者肾脏结局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将为非奈利酮用于广泛CKD治疗提供可靠的循证支持28。此外,针对IgA肾病、膜性肾病
、狼疮肾炎
等特定类型的ndCKD,非奈利酮也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29-32。李青教授在演讲最后强调,非奈利酮的独特作用机制和显著疗效使其有望成为未来CKD治疗的重要支柱。
来自天津大学中心医院的李春红教授则以“回归临床:nsMRA合理应用与病例探索”为主题,通过实际病例分析,详细讲解了nsMRA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剂量调整等问题。李春红教授强调,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个体情况合理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随后,天津市北辰区中医院的王冬教授、天津市人民医院的王家林教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的陈超河教授和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的杨声喜教授则围绕“您如何看待nsMRA在T2D相关CKD治疗中的地位以及未来适用人群的拓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王冬教授:nsMRA在T2D相关CKD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通过精准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MR)的过度活化,有效抑制了炎症和纤维化进程,从而显著延缓了CKD的进展,并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风险。nsMRA在CKD患者早期干预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其心肾保护作用。对于未来适用人群的拓展,可关注那些合并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患者,以及蛋白尿水平较高的特定人群,通过个体化治疗策略,进一步提升nsMRA的临床效益。
王家林教授:多项研究已经证实,nsMRA能够在不同患者群体中显著降低蛋白尿水平,且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随着对nsMRA认识的深入,其适用人群可以进一步拓展至ndCKD患者、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等特殊群体。同时,他也提出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性,以确保nsMRA能够发挥最佳疗效。
陈超河教授:nsMRA在降低蛋白尿方面的作用,是其延缓CKD进展的关键机制之一。对于未来适用人群的拓展,应关注那些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蛋白尿持续存在的CKD患者,nsMRA可能为他们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杨声喜教授:nsMRA已经成为T2D相关CKD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线标准治疗药物。他提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nsMRA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广泛CKD人群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尤其是对于IgA肾病、膜性肾病、狼疮肾炎、腹膜透析等CKD人群,非奈利酮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期待其在未来临床应用中的表现。
最后,会议主席杨洪涛教授和李荣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全面总结。杨洪涛教授指出,专家们的讲座和讨论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参考。通过本次会议,大家对CKD的诊疗规范和RWE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参会人员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糖尿病肾病的诊疗水平。李荣教授强调,CKD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广大医疗同仁的共同努力。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多学科协作,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不断优化治疗方案,为CKD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总结
本次“糖尿病肾病诊疗规范化RWE巡讲项目”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国内糖尿病肾病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对推动糖尿病肾病诊疗的规范化和RWE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相信在广大医生的共同努力下,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工作将取得更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