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UA丨亲情缔造生命传奇,科技赋能医学巅峰,刘志宏教授谈亲属肾移植技术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CUA)主办的第三十二届泌尿外科学术会议(CUA 2025)于2025年9月4-7日在大连市召开,以星辰大海之名,邀请到了全国泌尿外科专家一起分享、探讨前沿的科研成果和诊疗技术,共襄学术年会盛举,共绘学科发展蓝图。与会现场,医脉通特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志宏教授接受采访,谈一谈亲属肾移植话题相关学术内容。
医脉通:由于目前供体的短缺,亲属肾移植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提供供体的渠道,您和团队多年来致力于亲属肾移植的研究与临床应用,首先,能否介绍一下亲属肾移植有哪些优点?
刘志宏 教授: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和大家探讨亲属肾移植的话题。我们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移植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亲属肾移植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也亲眼见证了无数家庭因为这项技术重获新生。亲属肾移植之所以成为治疗尿毒症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第一,组织配型成功率高,移植效果更好:由于供者与受体之间存在亲缘关系,组织相容性比较好,HLA配型更容易匹配。这意味着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机会降低,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更高。我们国内多数移植中心亲属活体肾移植后移植肾5年存活率已超过90%,效果非常好。
第二,手术可择期进行,准备更充分:与逝者捐献的肾源不同,亲属肾移植是择期手术。这意味着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完善的术前准备,确保供受者双方都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患者能更顺利渡过手术关。
第三,肾脏质量高,术后恢复更快:活体供肾的离体缺血时间明显缩短。这大大减少了肾脏在获取和保存过程中的损伤,移植肾恢复快,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几率也大大降低,很多患者术中或术后很快就会有尿液产生。
第四,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为术后排斥反应风险相对较低,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可能减少,相关药物毒副作用也降低。同时,由于术后并发症相对少,康复顺利,能在术后用药、检查、护理等多个环节上节省开支。
第五,情感与心理的积极影响:捐献行为本身源于深厚的亲情与无私的爱。这种源于血脉或亲情的情感纽带,能为受者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与心灵慰藉,不仅显著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念,也大大提高了术后康复的主动性与依从性。这种强大的心理力量 ,是其他任何治疗方式都难以替代的独特优势。
医脉通:由于亲属肾移植的特殊性,术前需要全面的评估,术后需要合理的康复。作为国内在该领域的带头人,请您谈一谈在亲属肾移植全流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以及在移植术后,供者和受者应该如何康复?
刘志宏 教授:
对健康供者的潜在风险是最需要关注的一点。捐献肾脏是一项重大的外科手术,对供者而言存在术中风险(如麻醉意外、出血等)和术后风险(如感染、疼痛、血压升高、血清肌酐水平轻微升高等短期并发症)。尽管国内外长期随访研究表明,经过专业团队的严格评估筛查,捐献者长期寿命和生活质量不受影响,但捐献后肾脏储备功能下降,供者未来需要更加注意保护剩余肾脏,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熬夜、过度疲劳等。
此外,接受肾移植的患者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这些药物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感染风险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
风险升高等。这是肾移植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我们现在也越来越重视捐献过程中伦理问题与供受者心理健康的考量,必须确保捐献是完全自愿、无任何强迫或经济利益驱动的。供者可能会感到被家庭期待承受压力,而一些受者则可能因接受亲人的器官而产生内疚或负罪感。这些负面心理因素都会持续影响供受者的恢复后移植后生存质量。为避免这些问题产生,需要充分的术前评估、透明的沟通和持续的心理支持。对亲属移植家庭的全面心理评估也是我们团队越来越重视的工作方向。
当然我们必须强调:并非所有亲属都适合捐献。我们筛查过程中尤其需要警惕一些遗传性肾病的风险(如多囊肾
、遗传性肾炎),亲属捐肾可能会将疾病风险或复发风险转移给受者,并且影响供者自身的健康。
医脉通:您和团队在亲属肾移植领域有哪些突破?您认为在实施全流程中还存在哪些难点,应该如何攻克?
刘志宏 教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移植科是国内最早开展肾移植的团队之一,也是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活体供肾获取的单位,团队在2013年就开始实施全腹腔镜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这种微创方法切口更小,能减轻供者术后疼痛
,并加快其康复速度,显著提升了捐献者的体验和手术安全性。
我们团队对多种复杂疑难病例有很丰富的处理经验和应对能力,诸如高龄供体、血管变异(如多支肾动脉)、以及此前被视为禁忌的跨血型移植。通过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脱敏治疗降低抗体水平,并与多学科团队紧密合作,为这些高风险病例成功实施保驾护航。
同时我们正积极将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前沿技术应用于临床,机器人手术系统提供三维高清放大视野和高度精准的机械臂,能够使医生更从容地处理血管变异等复杂情况,并在狭小解剖空间内完成精细吻合操作,从而显著降低术中创伤,进一步改善供者与受者的术后恢复和长期预后。该技术尤其适用于体型肥胖或对美观有较高要求的患者。机器人辅助肾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展,充分彰显了我们团队具备实施国际领先复杂微创手术的技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