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医生的临床决策好帮手

医学资讯传递,病例实战宝典

打开
胸心外科
经典病例

右心房血管肉瘤1例

心脏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尸检发现率约万分之一。超声心动图检查是鉴别心房占位良、恶性的主要依据,Kim等报道超声心动图鉴别心脏肉瘤和良性肿瘤。

3341921: 好!

共有1人参与讨论

左心室辅助装置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

左心室Impella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体内心室辅助装置,经腋动脉或股动脉切开置入,可在重症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也可在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以及心脏移植前提供短时循环支持,提供流量最大5L/min,抗凝要求较低。

侵袭性胸腺瘤经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行手术切除1例

胸腺瘤是最常见的前中上纵隔肿瘤,根据生物学行为特点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两类,侵袭性胸腺瘤(Ⅱ一Ⅳ期)可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肿瘤毗邻器官组织(心脏、大血管、肺组织等)受侵,甚至破坏肋骨、胸椎等骨质。

肺内Castleman病1例

肺内Castleman病罕见,注意与肺癌鉴别, PCT-CT对术前诊断意义小, 3D-CT血管造影对于辅助初步诊断这种罕见的肺内CD病例起到重要作用。选择肺叶切除术可减少术后出血。

主动脉无冠瓣乳头状弹性纤维瘤一例

乳头状弹性纤维瘤少见,约占心脏原发肿瘤8%~10%,多为老年患者,好发于主动脉瓣、二尖瓣,也有生长于室间隔、右心室游离壁的报道。位于瓣膜的肿瘤通常无症状,诊断困难,多为超声心动图、胸部CT或者心脏MR检查时偶然发现。

3060479: 学习了

共有1人参与讨论

原发性肺唾液腺型癌一例

唾液腺型癌多发生在口腔唾液腺组织,故在诊断原发性肺唾液腺型癌时须先排除唾液腺癌的转移。影像学检查该类肿瘤多发生于中央气道,向腔内凸起,界限清楚,易破坏支气管软骨,导致气道阻塞或塌陷,有较典型的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的影像特征而缺乏那种边缘不规整、有毛刺等特异性的影像表现。纤维支气管镜能直视肿瘤大小、光滑程度、累及范围和血管丰富程度,并获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原发性肺副神经节瘤1例

副神经节瘤又称化学感受器瘤,是较少见的软组织神经内分泌肿瘤,来源于神经外胚层衍生的副神经节细胞。其组织一般多可见中小血管,呈膨胀性生长,镜下可见富有毛细血管的结缔组织,有间质分隔。其好发于颈动脉球体、颈动脉体,其他只要存在交感神经的部位均可发生副神经节瘤。但肺副神经节瘤少见,约占副神经节瘤的1%,多发于右肺,女性居多。

胸膜恶性黑色素瘤伴双侧胸腔积液1例

恶性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恶性程度非常高的恶性肿瘤;多发于四肢、头颈部、躯干、足底、外阴等皮肤、约91.2%;5.3%发于眼组织;<1%见于皮肤-黏膜交界处,1.3%发生于黏膜者多由于黑色素瘤扩散所致,原发于胸膜的恶性黑色素瘤罕见,偶见于病例个案报道。近数十年来胸膜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也可能由于诊断水平提高所致。

原发性纵隔肉瘤一例

脂肪肉瘤多好发于下肢、腹膜后等软组织深部,纵隔内发生少见。原发性纵隔脂肪肉瘤, 是罕见的纵隔恶性肿瘤。可发生于纵隔任何部位,但常位于前纵隔,位于后纵隔的少见。

Swegger: 书上介绍脂肪瘤可有包膜或部分包膜,这对开胸瘤体分离手术前评估有一定意义,所以 手术前 CT上是否可以...

共有1人参与讨论

开放手术联合自体肾移植术治疗肾周型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瘤,占所有主动脉瘤的60%以上。肾周型AAA的瘤体上缘累及一侧或双侧肾动脉开口下缘,该类型占所有AAA的8%~20%。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瘤,占所有主动脉瘤的60%以上。肾周型AAA的瘤体上缘累及一侧或双侧肾动脉开口下缘,该类型占所有AAA的8%~20%。

timzhong: [手势-棒]

共有1人参与讨论

I型神经纤维瘤病累及颈-前上中纵隔1例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又称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有别于神经纤维瘤,发病率约0.0003%,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1768年AkiIuside首先报道NF皮肤病变,1882年Von Recklinghausen命名为神经纤维瘤病,Pay-ne及Thomson确定该病遗传特性。

右心室平滑肌瘤1例

心脏平滑肌瘤包括:心脏内平滑肌瘤病(ICL)、心脏转移性平滑肌瘤(BML)和原发性心脏平滑肌瘤。

yangshouguo: 这属于平滑肌病。子宫肌瘤可能沿着下腔静脉发展至右心系统。唯一的问题在于,子宫术后13年才出现该问题,...

共有1人参与讨论

EBUS-TBNA致纵隔感染及化脓性心包炎1例

EBUS-TBNA是近年新开展的新技术,是将超声探头安装于支气管镜前端,在超声引导下使用专用的吸引活检针进行实时超声下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借助搭载的电子凸阵扫描彩色能量多普勒,能够提高对血管位置的辨别,从而降低血管误穿。它融合纤维内镜、超声、穿刺活检等技术,能够较为安全地为纵隔肿物、纵隔内淋巴结、临近纵隔的肺内肿物提供病理学诊断,有效提高了结节诊断及肺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

共有1人参与讨论

急诊体外循环下抢救巨大支架移位嵌顿于右心房1例

支架脱落移位是支架置入治疗中的并发症,已有报道多集中于冠状动脉等小支架的移位脱落,未见外周静脉大支架脱落。本例脱落嵌顿于右心房,可为相关处理提供参考。

共有1人参与讨论

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心室瘘伴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可起源于任何一支冠状动脉,多数源自右冠状动脉而汇入右心系统,汇入左心室者极为罕见,仅占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3%。

共有1人参与讨论

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术后并发乳头肌断裂1例

乳头肌断裂多并发于急性心肌梗死。其他病因如胸部外伤、医源性损伤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偶见个案报道。本病例乳头肌断裂确切原因不详。患儿术后早期恢复满意,无心肌缺血、缺氧的表现,心肌梗死引起乳头肌断裂证据不足。体外循环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可能有一定影响。

肋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一组源于骨髓的朗格汉斯细胞(LC)异常增生引起的组织破坏疾病。

经剑突下全胸腔镜单孔肺切除术2例

2014年11~12月我们开展了2例通过剑突下切口完成的胸部微创手术,现报道如下。

经胸腔镜切除胸腺瘤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

患者,女,56岁。X线胸片显示上纵隔占位,无明显临床症状。入院后查胸部增强CT显示右前上纵隔可见一类椭圆形实性肿块,34 mm×36 mm×41 mm,边缘清晰,CT值约为85 Hu,可见均匀强化,考虑胸腺瘤。

肝棘球蚴病致支气管大咯血1例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棘球蚴绦虫寄生于人体及某些动物体内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畜牧区。我国主要流行于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西藏等省、自治区。患者多有与狗、羊接触及包虫病疫区长期生活史,在人体内最常发病于肝脏,发病率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