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医生的临床决策好帮手

医学资讯传递,病例实战宝典

打开
皮肤性病科
经典病例

婴儿巨大型幼年黄色肉芽肿 1 例

患儿女,9 月龄,右面部肿物生后即有,渐增大。皮肤科情况: 右面部可见一橘黄色 半球形肿物,2 cm × 3 cm 大小,境界清楚,质地坚韧,表面橘皮样改变。皮损组织 病理示: 真皮全层弥漫的泡沫状组织细胞浸润,可见典型 Touton 巨细胞。免疫组 织化学染色示: CD68、CD163、Fascin 均阳性,CD1a、S-100 均阴性。BRAFV600E 未检 出突变。诊断: 幼年黄色肉芽肿。未予特殊治疗,活检术后患儿皮损较前明显萎 缩干瘪,目前仍在随访中。

5702086: 一毒致毒,用活麻黄唖是

共有2人参与讨论

咪喹莫特快速治疗 7 月龄肛门生殖器疣患儿 1 例

本文研究者报道一罕见肛门生殖器疣患者,为 7 个月大婴儿,外用 5% 咪喹莫特治疗效果显著,随访 8 个月无复发。

用长头发交叉固定来包扎头皮手术后的创面

本文介绍用长头发交叉固定来包扎头皮手术后的创面。

wsqdyme: 头发比较滑,不太容易固定。

共有2人参与讨论

一例健康人感染链格孢菌及皮肤链格孢病病例总结

患者为28岁男性,因左胫前溃疡、结痂一个月就诊。依据生物学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病人被诊断为由乔木链格孢(Alternaria arborescens)感染引起的皮肤链格孢病,患者口服伊曲康唑,外用0.25%的两性霉素B后治愈。我们回顾了29例皮肤链格孢病,90%的患者存在免疫缺陷,伊曲康唑(59%)和伏立康唑(24%)为该病主要有效治疗药物。

多发性纤维毛囊瘤 1 例

患者男,48 岁,前额、头皮、面颈部丘疹 3 年。皮肤科情况: 前额、头皮、面颈部散在 黄白色丘疹,直径 1 ~ 3 mm,表面光滑,圆顶状,孤立分布。皮损组织病理示: 毛囊 漏斗部扩张,内含角质物。疏松结缔组织围绕扩张的漏斗部局限性增生,上皮细 胞条索从漏斗部伸出,相互吻合,部分与皮脂腺的生发层相连,部分扭曲的毛囊周 围包绕纤维基质鞘,伸出多个毛囊上皮条索。诊断: 多发性纤维毛囊瘤。未治疗, 随访中。

巨大型单纯性汗腺棘皮瘤 1 例

患者男,66 岁,左腰部紫红色斑块 10 年,无自觉症状,未予特殊治疗,近年来皮损 渐增大。皮损组织病理示: 表皮内的肿瘤细胞紧密排列形成团块,并与周围角质 形成细胞界限清楚,单个瘤细胞大小形态一致,呈立方形或卵圆形,并可见导管分 化。诊断: 单纯性汗腺棘皮瘤。

pjx11192: 阅读

共有1人参与讨论

男性乳头基底细胞癌 1 例

患者男,64 岁,右侧乳头破溃,反复渗出流血 3 年余。皮肤科情况: 右侧乳头呈灰 蓝色,中央溃疡凹陷,表面少量渗出、流血,部分上覆棕色结痂。左侧乳头及乳晕 正常。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皮损组织病理示: 真皮内可见嗜碱性基底 样细胞构成的大小不等的肿瘤细胞团块,团块周边排列成栅栏状,可见收缩间隙。 诊断: 结节/溃疡型基底细胞癌。治疗: 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较好,目前仍在 随访中。

左手掌获得性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 1 例

本文介绍左手掌获得性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 1 例。

先天性毛发领圈征

报告 1 例先天性毛发领圈征。

脂肪干细胞胶填充修复滚轮型痤疮瘢痕 1 例

疮瘢痕是痤疮的一种后遗症,是由于痤疮发作期炎症未得到及时控 制,导致患者在痤疮皮损处遗留的瘢痕。滚轮型痤疮瘢痕的治疗一直 以来都是临床较棘手的热门问题。脂肪干细胞胶填充主要用于面部 年轻化及整形,用于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研究报道较少。现报道一 例脂肪干细胞胶填充修复滚轮型痤疮瘢痕。

下颌部浸润性微乳头状涎腺导管癌

报告 1 例下颌部浸润性微乳头状涎腺导管癌。

儿童香菇皮炎 1 例

本文介绍儿童香菇皮炎 1 例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 /丛状血管瘤发病机制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 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 /丛状血管瘤( tufted angioma,TA) 为 血 管 内 皮 细 胞 肿 瘤,具有局部侵袭性,部分伴发卡梅现象 ( Kasabach-Merritt phenomenon,KMP) ,是一种具有潜在死亡风险的危重症。本文将对 KHE /TA 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目前已经研究报道的发病机制进 行阐述。

pjx11192: 阅读

共有1人参与讨论

局部应用托法替尼治疗白癜风相关性白发

本文介绍局部应用托法替尼治疗白癜风相关性白发一例。

系统性淀粉样变导致扁平苔藓样甲改变 1 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男,58 岁,四肢甲板变薄,纵纹 4 年,活动后呼吸困难 2 年,加重 10 d。皮肤科 情况: 舌体稍肥大,舌边缘见齿痕,双手指甲及双足趾甲均可见甲板萎缩变薄、纵 纹。骨髓穿刺送检: 浆细胞明显增加,浆细胞占 20. 5% ,幼浆 13% 。腹部脂肪、膀 胱、腹膜后组织活检刚果红染色均为阳性。诊断: ①多发性骨髓瘤; ②原发性系统 性淀粉样变性。

原发性皮肤腺样肌上皮瘤1例国内首报

患者女,26 岁,右面部皮下包块半年。患者右面部直径 1 cm 皮下包块,境界清楚, 质地坚实,无压痛。组织病理示: 真皮大片的肌上皮样肿瘤细胞,细胞核大,胞浆 丰富淡染,伴黏液样基质沉积; 可见部分区域腺腔样分化,有顶浆分泌。免疫组织 化学示: S-100 和 SOX-10 弥漫强阳性; GCDFP-15、CEA、EMA、CK、CK7 均阳性; Ki-67 < 5% 。结合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病史,诊断原发性皮肤腺样肌上皮瘤。予 以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haiyingyang2004: 学习

共有1人参与讨论

浆细胞性外阴炎2例

例 1 女,48 岁; 例 2 女,52 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外阴红斑、糜烂伴疼痛。外阴前 庭、小阴唇内侧见点状、片状红斑或黄红色斑伴糜烂面,表面潮湿,触痛。皮损病 理特点均主要为真皮浅层浆细胞苔藓样带状浸润。2 例患者诊断: 浆细胞性外阴 炎。本病治疗困难,本文 2 例患者分别予外用和口服糖皮质激素取得近期疗效, 目前仍在随访中。

仅表现为疣状增生的乳房外 Paget 病1例

本文介绍仅表现为疣状增生的乳房外 Paget 病 1 例

卡瑞利珠单抗致全身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

患者男,66 岁,接受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 2 个月后,全身出现散在化脓性肉芽 肿样皮损并逐渐增多增大。皮损组织病理:真皮层内可见分叶结节状增生毛细血管,血管内 皮细胞形成管腔,其内可见红细胞,未见恶性增生。诊断:全身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pjx11192: 阅读

共有1人参与讨论

Schnitzler 综合征 1 例

患者女,45 岁,四肢、躯干反复荨麻疹样皮损伴发热、关节痛 1 年。

Dr陆: 学习

共有2人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