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医生的临床决策好帮手

医学资讯传递,病例实战宝典

打开
全部科室
经典病例

镇痛泵置入术后并发贝伐珠单抗相关迟发性皮下血肿1例

2024年,我科发生的1例镇痛泵鞘内置入术后发生迟发性皮下血肿,追查原因并就此病例分享讨论,旨在总结镇痛泵鞘内置入术后发生贝伐珠单抗相关的迟发性皮下血肿的诊疗思路与病例特点,分析比较各项临床指标及其变化,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参考。

椎间盘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

患者,女,45岁,因左小腿酸胀痛3月余入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极外侧型)。既往给予药物治疗后疼痛等不适症状改善不明显,行腰椎间盘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后,下肢酸胀不适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为2分。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一例

患者为76岁老年女性,因“左面部疼痛30余年伴加重1年”入院,表现为阵发性刺痛,间歇期无明显症状,呈突发突止,疼痛沿三叉神经第二、三支分布,影像学未见明显异常,根据症状及体征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行经皮穿刺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改善,建议继续口服卡马西平并逐渐减量,定期随访患者观察治疗效果。

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脊髓电刺激效果不佳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例

本文介绍一例病程9月余,患病早期应用脊髓电刺激治疗效果不佳,采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注射治疗后疼痛缓解满意的病例。

一例银质针治疗腰及下肢肿痛案例

患者,女,59岁,因脑膜瘤术后右侧肢体疼痛5年,右下肢疼痛加重伴水肿半年于2025-3-31就诊于疼痛科。

星状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患者一例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Syndrome, FAPS)是一种以慢性腹痛为核心症状的功能性胃肠病,其诊断与治疗需兼顾生理与心理因素的综合干预。

从放化疗失败到粒子逆袭:一例舌癌癌痛MDT全程管理启示录

舌癌作为口腔颌面部常见恶性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强、易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根据《NCCN头颈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晚期或复发性舌癌的标准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根治性放疗及同步放化疗,但老年患者常因合并症或治疗毒性难以耐受根治性方案。

C2神经根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源性头痛一例

经CT引导下C2神经根射频热凝术后,患者头痛频率、强度及伴随症状显著改善(VAS评分由7分降至3分),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一例晚期右肺上叶腺癌患者的MDT诊疗启示录

​患者女性,4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刺激性干咳伴右侧胸背部牵拉样疼痛,未予重视。3 个月后因症状加重于 2015 年 7 月在当地医院完善检查

6530911: 学习了

共有1人参与讨论

多模式药物镇痛治疗胰腺癌疼痛1例

疼痛是肿瘤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使病人感到极度不适,甚至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肿瘤病人的疼痛管理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其与抗肿瘤治疗具有同等重要性。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单纯的加量和单一给药方式往往不能完全满足病人的镇痛需求。

柳江教授:一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病例

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复发率高,预后不良。对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目前抗HER2药物包括大分子单抗(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小分子TKI(如吡咯替尼、拉帕替尼、奈拉替尼、Tucatinib)及抗体偶联药物(如恩美曲妥珠单抗、德曲妥珠单抗),基于多项临床研究结果及多项指南推荐,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抗HER2治疗仍然是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的标准治疗。

肺恶性肿瘤继发胸椎骨转移胸背痛PCA鞘内治疗1例

IDDS技术所需药量低,副反应小,同时可获得最大程度镇痛,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预期寿命。对于难治性癌痛患者,若身体条件允许,建议尽早植入手术。全植入后患者无外接设备,日常生活不被打扰,最大程度改善生活质量。除常规强阿片类药物治疗,应注意辅助药物使用,根据患者疼痛病因及类型,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

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结微球囊压迫术治疗药物不耐受三叉神经痛一例

患者为47岁女性,因“左面部针刺样疼痛半年”入院,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左侧V2支)。因药物过敏及疗效不佳,行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术后疼痛完全缓解,仅遗留轻度面部麻木,随访恢复良好。

一例EGFR-ALK双靶点突变肺癌患者病例

患者为68岁老年女性,汉族,因“诊断‘肺腺癌’3年余,综合治疗中”于2024-12-02入院。

复合式冷热消融治疗放疗后复发的肩胛骨区域骨转移疼痛

骨骼是癌症转移的第三大常见部位。骨转移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剧烈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受压以及高钙血症。骨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疼痛症状,在治疗过程中,疼痛管理和局部肿瘤控制对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