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障碍
知觉(perception)指在大脑对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反映(即感觉)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不同属性进行整合并结合以往经验形成的整体印象[1]。知觉障碍(disorders of perception)则是指在感觉传导系统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大脑皮质特定区域对外界感觉刺激的解释和整合出现障碍。这种障碍可导致个体在主观体验上无法准确感知和理解周围事物的属性,影响其对环境的认知和反应,因此知觉障碍会显著干扰个体的日常生活和行为[2]。知觉障碍可基本分为失认症、失用症和单侧忽略。失认症包括躯体构图障碍、视觉失认、视空间知觉障碍、听觉失认、触觉失认和嗅觉失认等;失用症则包括意(观)念肢体运动性失用、意(观)念性失用、肢体运动性失用、结构性失用、穿衣失用、步行失用、口颜面失用、言语失用和吞咽失用等[2]。其治疗因其不同类型而有所差异,由器质性疾病或精神疾病引起的知觉障碍要在对原疾病进行治疗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及康复训练[4]。
(一)视觉空间认知障碍评估1.空间定位障碍评估(1)检查方法●绘图:将一张印有盒子的纸放在患者面前令其在盒子上方/下方绘制一个圆。●图片检查:将几张含有相同物品但物品位置不同的图片放在患者面前(如都为鞋和鞋盒,A图为鞋在鞋盒上,B图为鞋在鞋盒内),令患者描述物品之间关系。●实物检查:给予患者一些物体,令患者按指令摆放物体,如将勺子放进杯子内。(2)注意事项进行检查前需先排除①感觉性失语/智能障碍导致的无法理解要求;②偏盲/半侧空间失认导致不能看到要求物体;③运动协调障碍导致无法按自己意志摆放物体[4]。2.半侧空间失认(1)检查方法●Albert线段划消测验:一张白纸上均分多条线段,要求患者在所见的每一条线段上划一道标记。不能在所有线段上标记且标记线段均在一侧患者为阳性。●Schenkenberg二等分线段测验:在一张白纸上平行标记20条长度不等线段,要求患者在每条线中点进行标记,患者完成后对标记中点和实际中点相差距离进行测量,向左偏离记为+x cm,向右记为—x cm,然后对患者总偏离百分数进行计算,总偏离百分数=各线段患者标记“中点”与真正中点距离之和/所有线段全长之和×100%,切点偏离距离超过全长10%或与正常人偏移大于3个标准差患者为异常。(2)注意事项纸张应放在患者正前方,避免暗示;评估时应注意排除偏盲[4]。(二)失认症评估表5 不同类型失认症的临床表现及评估方法[4](二)失用症评估方法表6 不同类型失用症的临床表现及评估方法[4]
知觉障碍的治疗因其不同类型而有所差异,由器质性疾病或精神疾病引起的知觉障碍要在对原疾病进行治疗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及康复训练[4]。
深部脑刺激
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电极精确植入脑内特定靶点,并用高频电刺激(high frequency stimulation,HFS)对深部脑组织进行持续的脉冲刺激,缓解神经精神疾病等多种症状[1-3]。HFS可对刺激核团造成功能性毁损,并产生神经网络抑制作用[4]。DBS的植入包括植入式脉冲发生器(implanted pulse generator,IPG)、导线(带有四个电极)和延长线,且可进行体外调节。其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帕金森病[5-8]、难治性强迫症[9-10]和难治性抑郁症[11]等疾病患者,且需排除相关禁忌证。DBS的并发症包括手术相关并发症、硬件相关并发症、刺激性并发症和神经精神异常等[12-17]。
国际临研(Academy of Clinical Research and Study)按照ICH国际标准体系,通过解读FDA指南,结合国际热点案例进行沉浸式教学,为医药企业、CRO公司、临床研究型医院培养国际标杆的临床科研人才。 国际临研十大特色:1. 国际名校导师团队;2. 研究成果顶刊发表;3. MRCT全球PI合作;4. 真实世界研究上市;5. 临床试验创新设计;6. 产品研发策略规划;7. FDA上市策略布局;8. 权威数据分析审阅;9. 风险预测模型研发;10. 高端科研人才培养
微信搜索并关注:医脉通e考通助手,及时获取医师资格考试资讯、考点考题及行业动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由著名神经病学家刘多三教授筹建,于1984年3月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刊载内容以脑血管病为主,兼报道其他神经内外科的疾病以及临床各学科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