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
药物可引起呼吸系统(包括气道、肺实质、肺血管及胸膜等部位)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药物引起的肺损伤最常见的是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drug-induc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DILD)。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antineoplastic drug-induc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是指由于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肺部间质组织的损伤。其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对其漏诊误诊经常发生[1],处理不当可导致治疗中断/停止,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需临床医生及时识别和处理以防止进一步病情进展[2]。抗肿瘤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如博来霉素、甲氨蝶呤和环磷酰胺等)、小分子靶向药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类药物、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类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和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类药物等(如恩美曲妥珠单抗),不同类别的抗肿瘤药物导致间质性肺病的发生率各异。DILD的临床表现多样,且疾病进程差异显著,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肺部病变和抗肿瘤药物治疗之间的时间相关性并排除其他病因后确诊。治疗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抗肿瘤药物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拮抗剂和抗纤维化治疗等,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抗纤维化治疗及辅助支持治疗。
1. 分级管理原则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的管理依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G1~G4),每个等级的处理原则不同(表2)[2]。表2 不同等级及种类的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的处理原则2. 药物类型的管理差异不同类型的抗肿瘤药物在DILD的管理上可能存在差异,具体可参考“治疗细则”及“药物治疗方案”。3. 监测与随访●对于所有级别的患者,需进行定期的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以监测病情变化。●G1级患者若病情恶化,应及时升级至G2级或更高等级的治疗方案。
老年肌少症
肌少症(sarcopenia),又称肌肉衰减综合征、肌肉减少症、少肌症,是一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减弱以及躯体功能的减退[1],多见于老年人。根据病因,肌少症又可以分为两类:原发性肌少症和继发性肌少症[2]。老年肌少症的主要特征是四肢骨骼肌质量和功能的显著下降。这一疾病不仅增加了跌倒和骨折的风险,还显著降低了体力活动水平,导致入院率和住院次数的增加,进而加重护理负担。此外,肌少症还可能提高患者的死亡风险[3]。针对老年肌少症,目前的治疗主要依靠营养和运动干预,尚无特定药物可用。
欧洲老年人肌肉减少症工作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 EWGSOP)2018年和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sia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 AWGS)2019年修订后的诊断标准(分别为EWGSOP2和AWGS2)筛查流程基本一致。(一)筛查人群● 当老年人自觉下肢无力、步行缓慢或无法从椅子上站立时,应进行简单的肌少症筛查。● 对于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筛查,或者在出现重大健康问题时进行筛查[4]。(二)筛查工具目前广泛使用的筛查工具是肌少症五项评分问卷(SARC-F)和肌少症五项评分联合小腿围问卷(SARC-CalF)。小腿围界值为男性<34cm,女性<33cm[10];当SARC-F评分≥4分为筛查阳性,SARC-Calf评分≥11分为筛查阳性。若筛查阳性,提示骨骼肌减少,需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检查以确定是否为肌少症。参见诊断流程。
针对老年肌少症,目前的治疗主要依靠营养和运动干预,尚无特定药物可用。营养干预的治疗原则如下:● 推荐老年肌少症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为1.2~1.5g/(kg·d),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总摄入量的50%以上,并需均匀分配到每日三餐中[27]。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及合理的膳食模式有助于延缓肌少症的进展。● 对于存在营养风险或确诊为营养不良的患者,建议在日常饮食和运动基础上额外补充ONS全营养制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支链氨基酸、β-羟基β-甲基丁酸酯(β-hydroxy-β-methylbutyrate, HMB)、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D等特殊营养素在预防和治疗肌少症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自身产生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反应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一类物质。这些标志物反映了肿瘤的存在和生长,涵盖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分布于患者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通过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测定,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复发监测以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国际临研(Academy of Clinical Research and Study)按照ICH国际标准体系,通过解读FDA指南,结合国际热点案例进行沉浸式教学,为医药企业、CRO公司、临床研究型医院培养国际标杆的临床科研人才。 国际临研十大特色:1. 国际名校导师团队;2. 研究成果顶刊发表;3. MRCT全球PI合作;4. 真实世界研究上市;5. 临床试验创新设计;6. 产品研发策略规划;7. FDA上市策略布局;8. 权威数据分析审阅;9. 风险预测模型研发;10. 高端科研人才培养
医脉通独家收集整理官方最新资讯,会议直播间精彩荟萃
微信搜索并关注:医脉通e考通助手,及时获取医师资格考试资讯、考点考题及行业动态